ZiRiAng爾聃  DOandTRY     - 《異類》    這其實等于承認了自己的失敗。只要是他思維活動范圍內的經歷都以失敗告終。他也知道為了能更好地與社會溝通,他需要更努力,但是他不知道該怎么努力。他甚至都不能成功讓微積分老師明白自己的良好愿望。有些事情,其他動腦筋較少的人反而能掌握得更好。因為,那些人在發展的道路上獲得了幫助,克里斯托弗·蘭根沒有獲得過這種幫助。這不是借口,而是事實。一直以來,蘭根的努力都依靠個人奮斗,然而,沒有哪個搖滾巨星、職業球員、或是軟件業億萬富翁僅依靠自己的努力最終獲得成功。   人們之所以愛聽丑小鴨變白天鵝的故事,是因為這樣的故事總少不了孤膽英雄與命運搏斗的過程。   - 《往事與隨想》 我在陌生人中間徘徊,我仔細端詳他們,但我不再想在他們中間尋找自己的朋友,我習慣了——不是習慣了孤獨,而是習慣了沒有友誼的生活。 知道沒有人等你,沒有人會來找你,你可以安心做你要做的事,也許甚至是死,也沒有人會干涉,跟誰都無關……這是既可怕又愉快的。   每一段流逝的時間里,友誼都是有壽命的。 時間過去了,就算他還在,他也會長大會變老,會變得圓滑,會只剩下想要等待又好像知道等不到什么但又磨磨蹭蹭著時間最后親眼見證了這悲涼的結果。   - 押井守 “沒有比失敗更令人感到舒適的事了。……只要失敗一次,周邊便會被不斷的挫折環繞著,一輩子都沉浸在自我憐憫的情緒中。敗北的蜜汁便是如此甜美。”   “年輕人總想要從這種組織構成的人際關系中逃脫,以獲得自由……那不過是在逃避責任罷了。我們不可以把“自由”當成逃走時的借口啊!”   - 源自微博 時代的病癥籠罩在每個人的身上。欲望與不甘心,失敗與沒有安全感。 于是人們開始尋找解決方案。卻發現,借助涂《秘密花園》解壓只會更煩躁和疲憊,借助社交網絡點贊來緩解孤獨是飲鴆止渴,收藏一篇篇“一輩子一定要去的50個地方”讓現有生活變得更難忍受,在屏幕中按住“哈哈哈哈哈”的次數和真正大笑的頻率成反比。 對“時代病”的按摩已經成為了另一種病征。 痛苦與焦慮到底是不是可以排解的?我曾和一個朋友在某個夜晚爭論,我堅持認為答案是否定的。 聊了很久,我才發現我無法快樂,是因為我不愿意快樂。其實并不是時代禁錮住我。我有選擇的自由。我有不點贊的自由,失敗的自由,孤獨的自由,沒有夢想的自由,在無趣的事上浪費時間的自由,大笑的自由。 我用了很長的時間才明白,生活本身既不好也不壞,它只是隨心所欲的。你選擇的,就是你必將經歷的。   時代的病癥能治嗎?如果用綠段子來總結,那大概就是這樣——     問:憐憫和鼓勵依賴癥,怎么治?     答:生活本身既不好也不壞,你選擇的,你必將經歷     神點評:是你自己不愿意快樂。   +10我喜歡

我們在這本書里推薦的是“零度體驗”。   我們提供的法則是:   1.只要曾經有過   體驗的前提是對陌生的向往。所以體驗具有強烈的喜新厭舊的特色,當體驗淪落為一種擁有,它也便失去了應有的誘惑力。所以對任何體驗,都沒必要陷得大深。如果你愿意,你不妨掀開“圍城”的門,走入其中,但走一圈,你應該馬上出來,在城里呆久了的人一定不到田野的芬芳;在城里呆久了的人,也會退化直面風箱雨雪的身骨   道理就這么簡單。   “蜻蜒點水”,往往以不深入實際而被人們賦予了貶意,但蜻蜓本身并沒有因為人們的曲意而改變解渴的方式。相反,它如果膽敢“鴛鴦戲水”,肯定立刻成為浪下飛魂。   蜻蜓不做傻事,只是輕輕一點,適“渴”而止   2.人生沒有實驗   人真正意識到生命可貴是在兩種情況下,一是天史人禍起死回生以后;二是獲得了強烈的生命意識。   一個人,尤其在年紀輕輕的時候,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難建立起強烈的生命意識,因此常常不能審慎地對待生命中的每一個程,真是“人生豪邁,幾多成敗,錯就錯了,大不了從頭再來"。   其實,這是以實驗的心態對特待人生。   人生苦短,上帝沒有在我們的人生歷程中安排實驗的時光,倘你總是一切無所謂,將體驗視為兒戲,那么當一場錯誤的體驗,讓你悔之晚矣的時候,人生攸然之間已是滿頭華發。那種“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的悔恨不知使多少英雄豪杰啼血哀號。   是的,人生多數情況下,都是“一次性”,以實驗的心態走上這個危險的舞臺,你很難將“戲”成功地演下去,人生就是演雜技,任何疏忽都可能帶來無法挽回的失敗。   還是那句老話比較恰當:諸葛一生惟謹慎,呂端大事不糊涂。為了一種體驗,導致一切實驗的失敗,后悔已是夢后樓臺高鎖的黃昏,很多好風景大抵已不再屬于你,人生在世,踏冰臥雪,此不可不引以為戒。   3.從心所欲而不逾炬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七十而從心所欲,不愈矩。   對孔子這句話的理解可有兩種選擇,一是經歷之于人生的魚要;二是知道什么樣的人生狀態是最完美的。   依據后一種參照,我們認為孔子是告誡他的學生,人生應該像十五歲少年那樣熱愛學習,像三十歲的人那樣頂天立地,像四十歲的人那樣聰而無惑……像七十歲人那樣隨心所欲而又不會超越規關鍵是這里的規矩是什么?是外界的制約,還是心靈的觀照?   我們更強調的是后者。   一個鄉下人打院墻,很多人在旁邊站著看,常常會聽到這樣的對話:   “還想打多高?” “現在就行了,只要能擋住豬雞鴨狗就行。 不想擋小偷小摸的人?” “擋了君子擋不住小人。” 是的,心中有墻,你不會逾越到墻外;而心中無墻,你可以逾越一切。   零度生存理念主張隨緣就范,于是便可從心所欲;但同時我們又主張心有所依。譬如體驗,你可以體驗很多,但也有很多不可體驗   劉少奇先生在幾十年前,曾為在延安抗大學習的中共的干部講過《論修養》的課程,那里邊有一句話很有哲理,他說:“一個懂規矩的人在有規矩的集體里,就像游魚在大海,飛燕在長空那么自由!   這似乎可以看作是“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最好注腳。我們喜歡體驗,體驗讓我們獲得更多的人生感受,但體驗宜得法,應有更純美的心性,更深邃的況味。倘若對生命是一種玷污和耗損,將被認為沒有任何價值   4.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體驗是一種有意味的過程,宜純不宜雜,宜明不宣暗,宜精不宜膩,宜斷不宜戀   膩戀是體驗的大忌。李自成要體驗做皇帝的快感,于是進京而后,膩于女色,戀于荒淫。結果清軍一到,丟棄甲,潰不成軍昔日米脂起兵時的雄風已無影無蹤。   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王熙鳳一語道破世間“熱鬧”風景的真諦,沉于享受體驗的人,應恰到好處,謙沖自牧,慎始敬終白居易有一首詩:“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日,露似殘珠月似弓。   大陽還沒有落去,殘月如弓已斜掛蒼天。陰與陽交替就這樣殘忍,景致再美也阻止不了世事滄桑的變遷。聰明的智者在體驗中會及時收場,不待月露迎頭,已笑向殘陽,返回老家   狂潮卷走的肯定是忘掉歸帆的漁佬   這道理也同樣簡單,你選擇了零度生存,就千萬別做那不懂歸帆的漁佬 +10我喜歡

結束了一處景點的游玩,退休老教師們都守候在了停車場站臺。可是,戴師傅的旅游車卻遲遲不見過來。 “戴師傅,我們都等你哉!” 對方回答:“我出去辦了點事,馬上過來。” 一刻鐘過去,旅游車沒有來。 同事們悻悻徘徊。 再次通話,回復道:“堵車,開不快。” 同事們東張西望,有點兒不煩耐。 “黃老師摔倒了!”一個驚叫傳開。 出事了:滿頭銀發的黃老師臉色烏青,雙眼緊閉,摔倒在站臺。 同事們手忙腳亂,我湊近黃老師低聲呼喊。 是不是老毛病又犯,要不要叫120 過來。 在同事們驚惶無措的議論聲中,黃老師呻吟“哎喲咳——”,睜開迷離的眼睛:“扶我坐起來。” 我喜不自禁,連忙背對著他席地而坐,與同事說:“扶黃老師靠著我,人肉靠背舒泰。”     作者簡介: 馬濟元,男,退休小學教師。 +10我喜歡

天空陰云密布,但卻沒有一絲的雨落下來,炎熱并未因夜的輪替而有所消減。相反,因為陰云密布如鍋蓋,天地間仿佛成了蒸籠,一大清早的就讓人感覺悶熱得透不過氣來。   開考前半小時,我隨著一眾參加高考的學子人流,流進了運城中學的一間教室。作為山西省知名的重點中學,運中是理所當然的高考考點。我一邊用手抹著兩鬢滲出的汗滴,一邊平撫著因緊張而怦怦直跳的內心。   這是決定命運的時候,說不緊張,對我而言,那是自欺欺人的假話。   卷子發下來了。我先匆匆填上姓名、所在學校和考號,然后,開始匆匆答題。策略是先易后難,揀會的先做。也許是天太熱,也許是心里太緊張,頭腦竟開始跟彌漫在教室里的悶熱空氣同頻共振起來。看到一道難題,腦子突然發木了,眼睛盯著試卷,腦瓜子半天不轉,仿佛老虎吃天,找不到下爪的地方,一點解題的思路都沒有,心里不由得著急起來。可是,心里越著急,大腦越遲鈍,感覺都快眼冒金星了。教室頂上掛著的兩臺吊扇轉得并不算太慢,應當定的是二擋的轉速,但卻沒有絲毫的涼爽透進我的大腦。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忽然,下考的電鈴聲“叮鈴鈴——”響起來了,怎么這么快一堂高考就結束呢?   我心里急壞了!猛地打了個激靈,眼睛睜開了,望著天花板定了定神,聽清是床頭柜上的鬧鐘在響,原來又做了一場參加高考的夢。   這就是我的“高考”,一場場夢中的高考!   為什么我會一次次夢見高考?因為,“上大學”還在我上小學的時候就在我的心里生根發芽了,以致于三十多年前我的高考夢、大學夢夢斷中考之后,便成了潛藏在我心中久久難以打開的心結。   而夢斷中考,并非是我中考成績差沒能考上高中,而是因為父兄為我抉擇了中專學校。1985年,我15歲,從一所重點初中畢業。那時候,中考結束,國家還實行的是先由中專招錄再是高中錄取的政策,最關鍵的是那時候中專畢業生國家還包分配工作。憑我當年的中考成績,既然能上得了中專,自然完全可以上一所重點高中,苦讀三年之后,去圓大學之夢。   但,我是一個農村孩子,一個經濟條件并不好的農家的孩子。父母親都已年過半百,過多的操勞使他們青絲早變華發,額頭上的皺紋宛如莊稼地里縱橫的阡陌。那時候,大哥雖大學畢業參加了工作,但面臨著人生大事——結婚,稍長于我的二哥也還在上學。仨兒子一個要結婚,兩個要上學,錢都從哪里來呀?那時候,國家還未出臺助學貸款政策,彩禮錢、喜宴錢、學雜費、生活費等等,這一項項的花銷,對面朝黃土背朝天、在土地上刨錢的父母來說,真的是壓力山大啊!   二十年前,一位心系家國的鄉鎮干部曾斗膽直言“農村真窮!農民真苦!農業真危險!”此后,國家持續加大對“三農”的投入,但農業靠天吃飯的窘況,仍未得到完全徹底的改變,一場狂風、一場暴雨、一場霜凍、一場冰雹,一瞬間都可以將農民眼巴巴期盼的豐收化為泡影,更何況三十多年以前?那時,分田到戶剛幾年的光景,條塊分割的土地阻斷了大型農業機械化的進程,犁耬耙磨幾乎回歸到了原始狀態。夏天收割麥子、碾場,秋天摘棉花、掰玉米等都極費人力、畜力。早年間,父親在大集體的一次勞動中被突如其來的大雨淋過一場大病,病愈后身體便大不如前。分田到戶后,父親名副其實成為家里的頂梁柱、主勞力。這對年過半百的父親來說,顯然是力不從心的。一位鄉親曾親口告訴我,說他看見我父親在自家的責任田里耙地時,被牛給拽倒在地里,半晌爬不起來。鄉親感慨道:“老漢到底是老了!”我聽了心里一陣發酸,眼淚差點掉出來。父親曾經說服二哥停學,在家和他一道務農。然而,半年后,也不知父親又下了怎樣的決心,讓二哥繼續讀書了。   那個時候,大學生鳳麟龍角,還很金貴,被人們稱之為“天之驕子”,不像現在已被人們譏之為“多得拿鞭趕”了。因此,那個時候,盼望像大哥一樣走進高等學府,成為天之驕子,是我夢寐以求的念想。當然,支撐我這一念想的是,我從小學習就好,跳過級,小學畢業以年級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當時縣里的重點初中。但問題是,誰敢打保票父母供養我高中三年后,我就能穩穩當當地一次考上大學呢?如果將來考不上,倒不如提前上中專,國家分配工作,順順當當先跳出“農”門穩妥,這便是父母親和大哥從我們家薄弱的經濟基礎出發,以他們冷靜的現實主義為我作出的抉擇!無疑,這也是保證我和二哥都能繼續上學的最佳選擇。作為家里的老小(最小的孩子),除了割過豬草拾過麥跟在大人的屁股后面做過些打下手的活計外,比起三個姐姐兩個哥,我一個十五歲的少年讀書郎,可以說,還沒有為家里效過什么力。因此,彼時彼刻面對父母為我作出的決定,我縱對心中根深蒂固的大學夢有萬千不舍,但又怎忍心看到父母雙親風里來雨里去,在莊稼地里無休無止地辛苦勞累呢?為了減輕父母肩上的負擔,為了整個家庭的大局,我唯有忍痛割愛把自己的大學夢埋在心底!   猶記得,中專開學前的幾日,也不知是老天憐憫我跌落的大學夢,還是為我做出的犧牲所感動,竟淅淅瀝瀝地下起了連陰雨,一直到開學的前一天早上還沒有停下的跡象。父親不得不套起家里的牛車,和我一起往牛車上搬了兩袋要糶了做學費的糧食,用塑料布苫好,載上我,又載上村里的一位干部,碾著泥濘的村道,先趕往鄉派出所為我辦理戶口遷移手續,又到糧站糶了糧食,數出我的學費和搭車的錢。一路上,我沉默寡言,有好長時間目光落在雨中負重拉車的老牛身上,就那樣目不轉睛地盯著。那一刻,我忽然覺得父親就是那負重拉車的老牛。記得仨人還在街上的食堂吃了頓午飯,因為畢竟麻煩村干部來幫忙辦理遷戶手續。吃的什么,我忘了,因為,我的心思根本不在吃上,還在為我從此難圓的大學夢糾結呢。   猶記得,開學后第一次寫作文,題目是《我考上中專之后》,也不知道老師為什么要出這樣的題目。一周之后,老師課上點評,特別提到我的作文給他留下了獨特的心理感受,其中的一句話尤其令他印象深刻:“當我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我沒有笑,也沒有哭!”老師說,他問了好幾位老師我這句話到底要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當他和同學們聽了我的解釋,他釋然了。是啊,一張中專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又不是我夢寐以求的大學錄取通知書,我有必要歡呼雀躍弄得跟范進中舉式的嗎?可是,沒有笑,難道就非要哭嗎?為父母、為家庭,我的付出是值得的,我為什么要哭呢?然而,其實,我的淚默默地流在了我的心間。這一句“沒笑沒哭”看似心情平靜的話里,隱含著一個十五歲的孩子心中剛撫平的痛,隱含著他對父母的深沉的愛、對家庭的付出和犧牲呵!若干年后,村里一位好事的人不無嘲笑地數說我“你不是從小學習好嗎?咋沒考大學呢?”坐在一旁的大哥理論道,“你這話問的,戰科沒有上大學,是把戰科虧了……”   猶記得,四年的中專時光里,為了少從家里拿錢,我不但很節省,省吃儉用,從不亂花一分錢,還先后幾次報名參加寒暑假看校,為自己掙學費和生活費。記得有一年除夕之夜,我一個人躺在偌大的黑漆漆的學生宿舍樓內,聽著窗外從傍晚就開始此起彼伏的炮竹聲,想著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了,想著往年和父母、哥哥姐姐一起包餃子、熬年夜,吃餃子、過春節,一幕幕其樂融融的情景不由跳到眼前,“每逢佳節倍思親”成了對我彼時心情最好的寫照。那個時候,通訊條件遠沒有現在這么發達,手機還沒有發明出來,更甭提視頻通話聊天了。為了確保整棟宿舍樓的安全,宿舍樓的總電閘關著,我是提著手電筒趁著天還沒黑走進值守的宿舍的。沒有人能夠想象得到,除夕夜里,一個身在異鄉的學子,孤單地躺在黑暗中,躺在千家萬戶興高采烈迎接春節的喜慶中思親想家,那是一種怎樣的心境?午夜時分,遠處近處的鞭炮聲交織在一起更加濃烈起來,響成一片,孤獨寂寞讓我更加想家,想家讓我更感孤獨寂寞,兩行淚水悄然滑下臉頰。我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久久難以入睡,咀嚼著“夜半炮聲響耳畔,黑燈瞎火對愁眠”的人生況味。   猶記得,夢想不死,篤行有力。參加工作后,為了心中不滅的大學夢,我委婉謝絕了那些好心為我當月老紅娘的親朋好友和身邊同事,一邊埋頭勤奮工作,一邊報名參加了成人自學考試。不能直接報本科,就先報大專。魯迅先生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一樣,只要擠,總是會有的。在每天鉆研業務、完成好本職工作之余,見縫插針,起五更,睡半夜,翻課本,做練習,背重點,困了累了就用“頭懸梁錐刺股”的古人激勵自己。僅用了兩年半時間,就拿到了山西師范大學頒發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專文憑。后來,又報考了中共中央黨校函授本科班,經過又一個兩年半的學習,獲得中央黨校經濟管理專業本科文憑。再后來,又是因為囊中羞澀,捻滅了攻讀研究生的念頭。因為沒有參加高考卻孜孜以求,我先后取得了中專、大專、本科三張畢業證書。每當填表填寫學歷一欄時,我心里就自嘲,“三張文憑抵不上一張真正的大學文憑呵!”好在憑著農村孩子不怕吃苦肯努力的勁頭,三十年多來,我先后參加了首屆全國水工結構學科青年學術討論會,榮獲了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先進工作者”“優秀黨員”等一項項榮譽曾接踵而來,三次被上級部門相中而上調,文學創作方面偶爾露崢嶸,竟毫無指望地獲過幾次全國大獎。三十多年前未圓的大學夢,圓在社會這所特殊的大學里。浮生浪得虛名,也算是得到了社會的認可。   時光荏苒,催老了歲月,也催老了我的青春年華。轉眼之間,我已由青蔥歲月快邁入知天命之年了。這三十年多年來,我們的國家、民族和社會發生了多么大的變化啊!“嫦娥”奔月,“蛟龍”探海,東方巨龍傲然騰飛,圓夢復興指日可期,整個世界為之矚目。今年高考期間,我在微信群里看到一張1977-2017年大學錄取率統計表。1977年剛恢復高考時,全國570萬名考生參加,僅錄取了27萬人,錄取率不到5%,到2017年940萬考生就錄取了800多萬人,錄取率高達90%以上,每十個參加高考的孩子就有九個跨進了大學門檻,成為大學生了。這是國家高等教育事業取得的驕人成績。與三十多年前未能走進高考考場、只能夢里高考的我相比,今天的孩子是多么幸運啊!有助學貸款的好政策,有力度空前正如火如荼推進的脫貧攻堅工程,我想,再也不會有孩子像我當年那樣因經濟拮據而走不進高考的考場了。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擱筆之際,我想與現在和將來的孩子們分享一段我的人生感悟:不管世道如何改變,天道酬勤不會變!只要你有人生的夢想追求,有對家國責任的一份擔當,有足夠的恒心與努力,請相信,你的人生出彩只是時間問題。   作者簡介   淮戰科,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西部散文選刊(原創版)》簽約作家。著有《位卑未敢忘憂國》、《我摯愛的熱土·謀略運城》、《我摯愛的熱土·仰望河東》。作品曾先后發表在《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科技日報》《中國水利報》《黃河報》《山西日報》《運城日報》《青年知識報》《雜文報》《生活晨報》《黃河晨報》《西部散文選刊(原創版)》《雜文界》《河東文學》《淮南》《淮南國學》《鹽湖文學》《八公山文學》《杏花村》等報刊及梅雨墨香、初語閱讀、絲路新散文、古運新城等新媒體,被人民網、光明網、黨建網、中國文明網、中國發布網、中國詩歌網、中國原創歌詞網、中國知網、搜狐網、新浪網、安徽網、今日頭條、風起中文網、鳳凰資訊等網絡媒體發表或轉載。曾榮獲全國“興水杯”征文、2018中國(合肥)長豐首屆櫻花藝術節征文一等獎等獎項。 +10我喜歡


楊明倫的必買購物清單98672陳宜凌的momo好物推薦林有仁的熱門嚴選王麗美的評價心得96551劉建瑋的優質推薦評比曾仁杰的購物開箱清單方雅萍的推薦清單55631楊宜真的優質必買清單27228
太陽的秘密 (2) 洪木虹的推薦清單人生如寄 林怡娟特賣會情報59909回歸 柯淑惠的特別推薦1934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68vtnd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